Nov 22, 2011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之读后感


~ 2011年青春,“那些年”这三个字颇为容易抓住好多人的注意力。所以近期要打什么广告,只要加了这三个字,即使是乘坐电车扫视过那抵御不住电车速度而形成如流星般横过的广告,车上的人都会转头望下。

先注意标题,是《那些年》的读后感。所以阅读这篇文章的时候别把电影的景幕都搬到脑海里。是的,《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这故事,必须将小说(应该说作者的自描的真人真事,但还是姑且称之为‘小说’)与电影划分开来。观完了两者的人应该明白我的用意。为什么呢?就把《那些年》的小说作为中心点吧!毕竟小说是老早就面世了。两者之间,电影的故事情节与小说的简直差如天跟地。共同之处,也只有演员与一些只手一抓而取自小说中的故事情节与对白,然后零碎般的呈现在大银幕前。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在耳际掠过就难以磨灭的书名。没错的话在它爆红前应该是早已出现在市面上了吧!《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曾经就对爱情小说有莫名的陌生,而且也不感兴趣,印象中就是女孩们的手中宠物。就因为它的“爆红”,也好多人赞不绝口,让我感觉这仿佛成了潮流。

最终,打开了心窗,向朋友借了这本书。好惊诧,由于《那些年》的爆红,市面上开始出现改版。而学校里真正去买的人就只有一两位,使到我第一次和朋友借书还要拿号码。真的是奇事。

故事原来是围绕在作者年少时与心仪对象之间。里头都写着当时他中学时期的不成熟恋爱(我朋友称之为“小狗恋”,真搞笑)情节和作者与好“麻吉”(毕竟是台产故事,用些台湾用词也因应该的啦)之间的趣事。我很喜欢作者以简易青春的常用词句,并不失文学程度的方式来撰写这故事,实在令人感到这些情景十分贴切,就想在说我们的故事啊!

最记得的是男主角——柯景腾与李小华在中三时的一段小恋情。没有实在的男女朋友的认可,也没有男女朋友之间应有的牵手,或是斗嘴暧昧的。就是两人每日都一同步行回家。男的总是低着头思考女孩的心思,而女的则会有不懂哪来的勇气向母亲提出自己想每日下课都不再乘车,步行回家。两人都想牵着对方的手,虽然两人的手一直都碰着,但最后还是“没有”。结果也让读者们都在心里默默地为他们打气,最终还是带着丁点儿的失望继续期待他们牵手的情节出现。这种淡淡地恋爱,总是隐约地勾起好多人模糊的回忆。

再说到男孩们追女孩的故事。那时已说到了男主角柯景腾喜欢上了女主角沈佳仪(不知怎么,每次听到“沈佳仪”这三个字,就有莫名的思绪在脑里,心里也莫名的甜丝丝)。柯景腾那时单纯又带点恶意的分析他“情敌”们的招数。他说:情敌们不是一见面就“猛谈天”,不就是不时不时偷瞄各自心中的“她”。这一个分析,真让我慧心一笑。哈哈!作者真把我们的青春年少的心给狠狠地解剖!

我个人真的觉得柯景腾追心仪女孩的方法是我们这一群年轻人应该学习的。他与一般人不同。沈佳仪是个很会读书的女孩。就因为了她,柯景腾发奋“K书”,从一位放牛生蜕变成一位学术表现不错的学生。最终让人失望的是,在大学的试考,沈佳仪竟然没有出现在考场中。而这一切就因为一个很“废”很“吊”的原因。就是这样,总是在最靠近的时候离得远远。

最让我难忘的依然是柯景腾与沈佳仪在电话告白的那一段。柯景腾不懂何来的勇气“猛”向沈佳仪表白,也许是毕业了吧!也许就因为这样,他才无法压抑那对沈佳仪已满出来了的喜欢。沈佳仪最后问他一句:“你想知道答案吗?我现在可以告诉你。”这一刻,我相信每个人的答案一定会与柯景腾的不一样。很巧妙的,柯景腾竟然很坚定的拒绝,就因为他还想要继续喜欢着沈佳仪。那一幕,好浪漫。

感觉很突然的,也很奇怪的是突兀的格斗比赛。因为一般的爱情故事是不会出现血腥的暴力场面。但在《那些年》里,却是出现了。相信作者也担心读者的不悦,在旁也解释了一番。他说服了我。(那一场血腥的格斗比赛就不多说了)就因如此,沈佳仪好一段时间没有和柯景腾联络。柯景腾也因此放弃它的追求。

日久,各自已有各自的生活圈子。柯景腾交了个女朋友,不久也分手了。沈佳仪也是。某日,他们俩再次通电。谈起了好多那些年的回忆。而那一通电话,也让柯景腾终于知道当年沈佳仪的答案。各自微微笑,像是在笑年轻时的幼稚,像是在笑那些年的遗憾,也感叹因有那些遗憾而没有了遗憾。

最后,沈佳仪结婚了。另一半,不是柯景腾。不过他们俩,还是有着知己的情谊与默契。是个让人心有余悸的结局,也是个让人满意的结局。

我觉得这并没有什么好笑的,因为这些都是每个人都经历过的。而我们这一群就是正经历的人啊!哈哈!《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是个很好的故事。阅过的人都知道,它不单单是爱情故事,它也有年少时与“死党好友”的故事。它就像是一片魔镜,透析每个人年轻时的心思与单纯想法,而它也能勾起好多人的年轻回忆。

很高兴的是看到许多人都争着要阅读这一本书。这算是我中学生涯中第一次见到的。在班上读小说过往都是女生的刻板印象,《那些年》的出现可真改变了这事实。不管是男的女的,甚至是那些不读华文小说的同学都争着要看《那些年》。我心里暗地里的想:西方有风靡全球的《哈里·波特》,幸好咱们东方终有个《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占据了我们青春的回忆。

嗯~这时来一首胡夏的《那些年》是最适合不过了。

(22.11.2011)

2 comments:

  1. 我和朋友都有同感:如果是现有小说,再有小说延伸出的电影的话,应该先看小说,再看电影。原因无它:小说是作者最真挚的声音,最真实的纪录。由于许多外在因素,电影情节自然而然也有所更动,有时候反而不能让文字的感觉变得深刻。

    《那些年》其实是一本非常平凡的小说。年少的轻狂、激昂、暧昧、迷茫。会引起那么大的反应,就是因为它的纯,它的真,让读者的心里产生共鸣。年轻的,读了频频点头;成年的,读了似乎找到自己年轻时的模样。

    读九把刀的书,应试着把自己所有理性的刻版印象给摒弃,才能读得“爽”。他是我目前看到唯一一位可以写出不同种类风格小说的作家,有时间读读他不同种类的小说,你会眼前一亮!

    假期快乐!

    ReplyDelete
  2. 《那些年》写得十分贴切每个人,这已不在话下了。而我文中未提及的是它的影响力极大。==
    自阅读了《那些年》,里头台式的粗语经常在我心中倘佯不去啊!是有点geram的。><
    至于九把刀其他类别的小说,我倒是没看过,不过看看其页数,相信他不是个拖泥带水的人。^^
    有机会的话一定要看。哈哈!

    假期快乐!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