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c 27, 2012

随写:聚会


(示意图)



当我们不陌生的生活圈子与习惯未变化前,这一次口头上说的“毕业后的聚会”并没有特意去制造什么气氛,但心里始终百般滋味。

“一月”,感觉上是“各分东西”的月份。要服兵役的服兵役去了,要升学的大部分人也都升学去了,要做短期工的早已工作去了,而要进修的也早已闭关去了。

他们是不乏色彩的。再过几天就是憧憬的学院生活,期待认识新的朋友,期待学习新的知识,期待在新的环境生活……
而这些期待使每一天过得充实、精彩、满足、快乐。

而我已决心就读大学先修班,只担心接下来的等待成绩放榜的日子,会否有“朋友们都离开去了”的感触呢?

这一段空窗期,曾打算作短期工。但直到如今依然没有工作的兴趣。进修?我已懒惰成性。
坚持到底!谈何容易……但我试试看,不会放弃。

约朋友出游?要玩到几时?

就……像他们期待你“白衣白裤,蓝裙马尾”(和“期待竹帘后有一位短发女子偷瞄我们”)的日子啦!(四个月,如何维持期待感的保鲜度啊?)


一月,她说是思念蔓延心田的开始。我也认同,但这份情感收在心底也是一种幸福。



聚会后,一个个道别。只是挥手,如此轻易的动作,但徘徊于心中的却是形容不到的酸。分开后,各自还会继续写着自己的故事,而我们至少曾在各自的故事里出现,即便是配角、路人,心也会想:足矣。




*谢谢你们记得我的歌声,哈哈!(开玩笑)

(27.12.2012)

Dec 26, 2012

南亚大海啸8周年



西海   退尽潮水
东洋   浪涛雄伟
落阳   与鹜齐追

谁又   忆起厄境
哪怕   微妙地移
方来   预言畏忌

韶光不再    记忆却停留八载
恶忆已坏    又何必再去介怀
豁达有爱    憧憬更好的未来
只有落花流水之感慨


攀山越岭    潜入深海
是人类征服了大自然
还是大自然征服人类

再怎么强胜颓败
再怎么弱归劲派
也不敌大啸的侵害

回潮   一切成徒然




链接:
南亚大海啸6周年
南亚大海啸5周年

(26.12.2012)

随写


明天,大伙儿第一次约好到“K房”飚歌,看电影,就像每次考完试就约到商场购物逛逛。女生一定会从厕所合照到大庭广众,从都嘴到胜利手势;男生一定会把说笑的声音调到很高,好像深怕旁边的过路人听不到那样。也不懂为何,我们踯躅的脚步声额外响亮。是走路的姿势不正确吧?我们总爱拖着鞋子走路,*难怪经常都会被学校的图书管理员责骂。(*独有回忆)


后天,另一大伙儿又约好到某某保龄球场去,这一回又是第一次。记忆中……只有在凭空幻想的记忆中。


大大后天,又有另一大伙儿约好到直落巴巷去爬山,参观某某公园等。接着又去飚唱K歌,直到晚上参与迎接新的一年的倒数活动。这也是第一次。


再隔多几天,某位“不甘寂寞”的好友要我们去某地方,与将要服兵役的他道别(或可以说送行吧!)。


(若图片里的字太小,无法阅读清楚,不妨点击看看)

那么多的第一次并没有特别或疯狂的事。所谓的第一次是从没试过比以往多人一起出去“玩一番”。

“一月”,感觉是各分东西的月份。要服兵役的服兵役去了,要升学的大部分人也都升学去了,要做短期工的早已工作去了,而要进修的也早已闭关去了。而他应该会顾虑很少,也变化不多,毕竟国立大学先修班的同学大多都来自原本的同一间学校。

只不过他在接下来的4个月空窗期会否有“朋友们都离开去了”的感触。


当下已习惯了的生活习惯又将产生变化。就像溪流,是迎接了新的落叶较多,还是离自己而去的叶片较多呢?

除了自己的生活习惯,也得重新习惯已熟悉的他或他或她的生活习惯。虽然旧叶依然虽溪而流,但以后想约会却遭拒绝的时候,又怎能完全理解给予的理由?“介意”由心而萌。


以后每位都会期盼哪天来个同学会,期盼哪位主动邀约主办,期盼那时的哪个她和他会变得更能谈话……

而他期盼不会听到哪位的孩子还小、哪位的工作很忙、哪位的身体不适、哪位的节目表已满等等的话,而这些解释只因为心情没做好准备。 =)

(26.12.2012)

Dec 21, 2012

午茶清谈


(示意图)

阴暗下午,和友人打了球后便到旁边的小贩中心去寻食小吃喝喝午茶。我们俩边吃边谈起中学时期的事情,就像两个已离开中学生涯许久后再相聚一块儿那样,先是回忆再来前程,当然也聊起某某某的消息、近况及未来去向。想想我们也不曾单单两人一块儿同桌共宴,毕竟中学生要不就一群好友“死党”畅快共宴,要不就独自填饱肚子然后走人(即兴的时候吧)。

笑声中也不禁叹说桌前冷清许多。

他一心向往政府学院,虽然被录取的可能性往往都会成了一部分人的争议,但他依然抱着希望,若“考得如意”,当然希望随着他哥哥的步伐,全免式的到外国深造。看他胸有成竹雄雄意志的模样,我觉得他必会如愿。

而我只单求本地大学的一张文凭。只要有大学文凭,一切就如抛了的船,安稳如山。至于“兴趣”这码事,我倒是有很多,或许有一天我选择修读海洋系或航空管理系,请别诧异,这几门学问我都有兴趣深入去了解。也许我还真不够了解自己要的是什么,但又何必费神思考呢?若最终百思不得其解岂不蹉跎了珍贵时光。

将之看得如鸿毛不代表我毫不关心,只是觉得我们的选择还挺多的。不过我清楚自己唯不讨喜的是极为热门的医学系或关于医学方面的科系如药剂系等。=D

话说得如此,很显然的我的下一步就是大学先修班。曾经老师和学长告诉我必须想清楚了再决定接着要进修的是理科还是文科。大概是因为我曾说过我极爱语文的缘故(还是认为我有文艺气质),当我决定念理科的时候他们都会先是露出稍微惊讶的眼神。经番思考,其实我个人不会很讨厌理科科目,理科成绩虽差强人意但不至于无地自容,加上理科生的未来的出路是相较为多的,我想我能应付得来吧!若是事后再摇摆不定、犹豫不决,我该会安慰自己说“国家需要理科生”,如此一来自己到时也不至于后悔莫及。=P 
 
所以还有人惊讶我对什么奖助学金学金或大学学院的录取额都无动于衷。


当然若对理科科目有接近一窍不通,你还是得三思。



吃了几口面,他也聊起班上的“人缘关系”。这才知他对班上的几位同学都存有不好印象,还会将同学分成几类,“能参的”、“不能参的”、且还有“濒临不能参”的。

我想他未免多此一举,将朋友归类、划分起来,在交谈时或碰见时岂不是费神费力吗?我依然秉持着原有的态度,那就是“你对我好,我也会对你好”,但也不强求别人如何对待你。只不过有些时候还挺不好的,有时会对某些人的外表样貌而先产生先入为主的印象。看上去心不爽的,就别勉强自己了吧!碰见打招呼的那种还行。

当然他也不白费我的期待想听听他那几位常“参”在一起的朋友对我的看法。他给了我一些形容,我倒是略懂一些。

“你给人的感觉就像想塑造‘文艺气质形象’或成为‘文艺青年’却变一半那样。”

他如是说道,还将我和另一位我也认同有着文艺气质的同班同学来作比较。当刻我倒是听得奇怪起来。

我要当文艺青年?我只不过是追从“烂漫主义”又不失“现实主义”(应该说“理智思维”)的人,并无刻意要当什么气质男生或什么。哈哈!应该是认为我有些气质吧?嘻嘻!!>< (自爽中)

......还挺别扭的。


“有时间我们再来这边吃啦!”谈得尽兴,虽意有未尽,但未带伞的我们,眼见乌云密布,还下起绵绵细雨,也该时候回家。

喝完美禄冰。莞尔,挥手道别。


(图片取自谷歌网)
(21.12.2012)

Dec 20, 2012

强制电影(下):重振旗鼓

“强制电影”(Wajib Tayang)是应该行的政策吗?还是更恰当的来说它的实行的主要目的是什么?虽已在电影局里完成“少数服从多数”的决定方法,可这关乎于整个大马的电影业发展的政策,岂能未经过电影公司抑或电影工作者商讨谈判而自行决定呢?也许身为观众的我们并不清楚该政策决定抑或该条例的更改过程是如何的,但片面上看(指的是各媒体新闻),我们可清楚知道几乎全部的中文电影公司是没有参与该政策的商讨会议,否则怎么在此政策甫实行才来反对声浪?


大马电影局设下的每项条例与规定必然有其用处,除塑造完善的电影业系统与刺激消费率以带动国家经济外,当然最终也是要协助本地电影业的发展。“强制电影计划”(Wajib Tayang)其中的条例却对本地电影带来极大的影响,连专制作马来文电影的公司也遭殃。既然都无法对电影带来方便或让大马电影事业“看起来”更加有规划性、系统性,那当局是否应该作出检讨?


“强制电影计划”里的条例说明,一星期里只可以有两部本地电影上映。这数目太多或太少,从电影工作者的埋怨声中显然的可以见得。我们须知电影是有其时效性。在某个适合时期上映特定的电影就能达到其更好的效应。例如贺岁期间播映贺岁电影是最佳的例子。又比如美国太空署制作以“末日”为题材的电影即将在“传说中的末日”上映,若是把该电影拖延至明年年秒或大后年,电影的支持度必然的会下降。而这只因为电影播映时已过了其时效期。

所谓的时效期也可以解释为电影受到观众的支持度处高的时候。正如一部上映了3至4星期的电影,迟早都会被院线拿掉,而电影“下画”的原因莫过于观众量下降。


前几日看到关于致力于即将上映的贺岁电影《皇宫灿烂》的著名DJ林德荣的新闻,让我惊诧也丁点儿失望。惊诧的是其太太的事,些许失望的则是该贺岁电影被安排在非贺岁时段上映,即便这也是预料中事。原本个人对《皇宫灿烂》充满期待,不过此负面新闻难免让人原本沸腾热血的心情与支持的心也些许了,更别说是监制或导演。早前已满怀期待等待着新年期间到电影院观赏这部本地喜剧,可如今却说上映日期改了,而且定在新年后上映,挺奇怪也挺别扭的。


昨天读到网上新闻指电影《皇宫灿烂》将在下星期针对其上映日期进行讨论,而且成功利率甚高,这的确是让人雀跃的事,但遗憾的是这件事让原本顺顺利利并“非常强势宣传”的《皇宫灿烂》受到如此强大的打击,留下了不完美。这使我想引用电视剧《大太监》里头的一句经典对白——“好好的不行的,一定要搞到人家不高兴才行的”

幸而电影局声称他们不知《皇宫灿烂》是否是贺岁电影才没有将之安排在“贺岁档”上映。照此话看来,电影局是会特别让贺岁电影不受“强制上映计划”的约束同时上映。不过看见林德荣遭遇的不幸,让他对制作电影心灰意冷,不禁让人感到落寞与遗憾。惟期许他振作起来,毕竟他资助和制作的电影可堪称票房保证,这的确不违过。


当然让人担忧的是,其他两部本地贺岁电影能否如期上映呢?这都是未知数(或许我没阅读到该新闻)。也许该电影公司已私下进行上诉,也或许他们还未获得上映日期的通知。其中包括《结婚那件事之后》及《冠军歌王》。


相信林德荣此次的重挫,会让许多支持本地中文电影的人及本地电影工作者对“本土电影”的印象稍些产生近而远之的感受,且视它为一项艰难的任务。近乎如用尽了一生或一切换回来的未必是想要的结果。

期许那些为本地中文电影鞠躬尽瘁、尽心尽力的人,不会放弃当初的理想。在这里触了礁,不妨想想当初为何选择这条坎坷的路,最重要的是不要忘了初衷,不放弃,勿辜负观众们的支持与期待。有了更多的电影工作者,本土中文电影才能见到曙光。

(17.12.2012)


Dec 17, 2012

强制上映(上):何处协助


去年杪,某国家电影机构针对本土电影的利益与发展,决定更改其之前设定的条例,还记得那时候曾掀起许多人尤其是电影工作者的议论。条例阐明:本地电影必须通过“强制电影计划”(Wajib Tayang) 的申请方能上映,而一星期只有两部“强制电影”可以在各院线上映。换言之不管是什么语言的本地电影,都得排队那号码,等待上映。

此外,凡是“强制上映”的电影,皆可在最大的放映厅连续上映两周。不过,若观众数量在放映4天后少于百分之30,就可以获准换取较小的放映厅,若影片在继续放映3天后仍少于百分之15,有关电影院线有权将之“下画”。





当该条例实行后,许多电影工作者与电影公司都怨声载道,埋怨这确实影响了电影制作的利益,甚至会导致亏损。表面上看,此条例对本地电影确实有直接的票房的保障,尤其是正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的本地中文电影,能直接获益。因此在中文电影如破了洞的水管溢出的流水接连不断的生产的时候,硬碰硬的情况是可以得到完全避免。毕竟中文电影就像刚长出来的幼苗,硬碰得太多就摩擦成了负面影响,造成两败俱伤。


早前看到这报导,自己倒是觉得该机构决定此条例必有它的好处,以让本地电影受惠。该条例的确可避免过多的本地电影同时上映,进而保证票房不会分散于同期上映的本地电影中,形成“自相残杀”的局面。


不过经番思考,一星期只能有两部“强制电影”可以上映,这数目会否太少了吧?依保守估计,在已蓬勃发展的本地马来电影、层出不穷的本地中文以及淡米尔文电影中,一个月至少都有十部本地电影等待上映。如今一星期只能有两部“强制电影”可上映,那么若当其他发展中的电影业都上了轨道,会否造成今年杀青的电影需等到明年或后年才可上映呢

其中受到影响的电影—《金童玉女》

在还未强制本地电影申请该计划前,本地电影可以决定为该电影申请为“强制电影”与否,不过非“强制电影”无法获得20% 的娱乐税回扣。说及该娱乐税回扣,难免想起前年本地歌手兼导演——“阿牛”为争取《初恋红豆冰》获得该回扣而闹得满城风雨。如今所有的本土电影都必须申请为“强制电影”才能上映。

直到这“强制上映”计划初次遇上“贺岁档”的时候,就显然的见到其弊端。新年期间,民众在消遣上的消费增加是众所周知的。所以电影公司理所当然的会把中文电影挤在“贺岁档期”播放。当初看到报导说逾4部的本地“贺岁电影”将在“贺岁档”挑战每次垄断大马贺岁档的香港贺岁电影的新闻,不禁让人雀跃不已,兴奋自己即将见证本地电影创造历史的时刻。

如效仿香港,电影公司也拍了拥有浓厚新年色彩的贺岁电影准备在“贺岁档期”上映。如今强制一星期只能两部电影上映,那些贺岁电影不就得押后延期上映吗?若比如该电影延期至5月才上映,那不是失去意义了吗?5月观赏贺岁电影是怪别扭的。反观外国,那些“应节电影”都可在特定的节庆期间播映。反之,来自国外的贺岁电影反能在我国如期上映,相对的大马电影人必会感到电影局的不公平对待,且失去拍电影的热忱。

还记得之前许多部电影公司都声称其贺岁电影会在贺岁期间上映,宣传活动在近期也都开跑了。在众所期待下,电影公司也致力于宣传电影与造势活动。当一切铺成都即将完成,接近上映之日,怎知最终得不到机构的允许,一切都得喊停。接着道歉记者会开了又开,还得不到上影日期,澄清又澄清,负面报导接踵而来,结果导致赞助商渐渐失去信心与兴趣,打退堂鼓,从而也直挫了观众的期待感,也让电影人受到沉重打击。最终很显然的,弊还是多于利。


原本大家都相信机构会做出通融,让更多的本地贺岁电影同时上映,岂料上个星期传出其中一部即将上映的本地贺岁电影“拿不到号码”,因此被排到更晚的日子才能上映。震惊之余也挺失望。非完全保障本地电影的利益,反把票房都给了海外电影。这确实与“支持国货”的政策背道而行。 

倘若新年期间获得上映的“强制电影”皆不是本地贺岁电影,那么中文电影事业是百分之百的错过了一次能够更上一层楼的机会。



备注:纯粹是个人意见,无冒犯之意,若有对该条例的误解,欢迎请教。
(17.12.2012)


Dec 14, 2012

何谓豁达?


嫣红白翠落南窗   耳际鸣响
是八哥黄鹂啁啾   不爱冥想

雨落翠绿重山腰   蒙纱绸绕
是绰约柔女轻轻   发个牢骚

只恨身处颓垣败壁   再深锁帷中
挣扎


听闻人畏受困之觉
同感

敢问何谓豁达?

唯独心神旷阔之时   自满揭底
虽皆矛盾相戳

而非素能    呼之欲出

(14.12.2012)

Dec 13, 2012

蓝色星期四


今天是个忧郁的星期四。

阴沉沉的早晨,阴沉沉的中午,阴沉沉的下午。

不识趣的肠胃不适,狂泻了三次;让人微微颤抖气候,却要到空调室守候。

结果,两个钟后。交通法律考,我失措。



小事一桩,但有时挺难解释为何事不乐。

只知道把一颗心汆入墨汁,拿出来时会成一块黑。

刚好手拿着《阿Q正传》,耳边听着《有些事情现在不做以后都不做了》

不过望着南边的窗,呈现的蓝。心依然释怀不了。

不明白。又何能解释?




生理期?我记得男性在一个月里会经历三天。=.=

(13.12.2012)

Dec 12, 2012

心血来潮



没有出游的邀约,假期里宁静的下午,十分纳闷。

心血来潮。和哥哥走上组屋顶楼眺望熟悉的双溪里蒙。


夕阳投射昏黄,才惊觉……

原来立信园是那么的优美宁和,魅力迷人。棵棵树下生活的人啊,散发特有的社区气息。

原来住顶楼的人可以瞧见槟威大桥的雄伟气势。

原来鸟儿停歇的地方是固定性的。


原来我们上到的不是最高的一层。=_=

(12.12.12)

Dec 11, 2012

不再“乖乖”了

不懂哪里冒出来的冲动想分享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真实体会。

小的时候和现在的我没变的地方是不怎么爱说话,也许是些许内向(当然现在自称内向是有点心虚),而且谈吐举止都很腼腆怕人,所以很自然地在老师们的眼中是一位“典型”的好学生。本地国小就是有这么特殊的风气,学生在无人定下的传统风气各分为乖、还好、坏(爱捣蛋,调皮)之等级。因此自小学一年级,我总是被公认为班上的乖学生。不过每每都有人在我之前,优异过我,所以总与“好学生奖”擦肩而过。>.<

虽然经常受到师长称赞,但自己总觉得很别扭,也不停怀疑自己真有那么乖巧么?

“你看看俊贤,老师没在班时静静坐着,你看你们……应该学学他。” 每每骂人在班上吵闹、玩耍、离开坐位的时候我总是被扯了进去。当下只有满脸通红,浑身冷汗,心虚挣扎,深怕朋友赞同的目光。

那种莫名被抬举的感觉,很不是滋味。

直到二年级,我开始感觉到那强烈的不舒服。那时我和几位“死党”般的好朋友在食堂嬉戏,玩着大家熟悉的童年游戏——“啤士可乐”。其中还创造许多新招式以抵挡对方的攻击(想起都很回味)。所以在椅子上跳上跳下也是难免。

此时,那些总是文静矜持乖巧又课业优异的女学生忽然对着正玩得起劲的我说道:“俊贤,你变坏了!”

当下的我当然顿时感到羞愧万分,不好意思。我可是班上的好学生耶!怎可以不听老师的话,在校园嬉戏?

到了五年级,类似且刻骨铭心的事情又再次发生。

五年级,是超多实习老师出现的年份。就说我们班,前后进来了四至五个实习老师。遇过实习老师的都知道,对教书充满热情的他们总是对学生十分慷慨,声音柔和,语调温顺,毕竟我们的年代提倡什么“爱的教育”。他们总爱与学生打成一片,学生对他们的态度也比较不一样。

她进来上课的第一天,坐在教室桌旁的我就被她注意了

课堂上,吵杂声不断。她开始训话,但不一样的是语气是难得的温和。

“…………我有注意到这位同学,我一进来到现在都不说话,乖乖坐着” 她对着我说。我低头。

一个正常的小孩是不可能成日孤僻,不言一语。念到了五年级,身旁的人都是我熟悉的朋友。在这样的环境下我自然地会与他们玩闹在一起。即使我性格十分内向,但不代表心里不曾出现那一丝激情与活跃。你没有理由要一个孩子面着他一班好朋友成日坐着不说话,不娱乐啊。爱玩耍的孩子不一定就不是乖孩子啊!小孩子一定是好玩的,若不爱玩耍那师长可就得多注意了。所以日复一日我开始与他们打成一片,在老师不在班或是开紧急会议的时候,自然而然掩不住内心的好动。结果一次又一次被那些笑容可掬的实习老师在经过班上的时候看见。

还记得一天,另一个实习老师在对吵闹又不听讲我们训话。

“你们班真的是太吵了,吵到别班都听得见!” 她生气地说道。

“这是我们的特色。” 不识情况的我忽然冒出这句话。全班哑愣。

他们怎都不相信不爱多言的我竟然会在老师训话的时候说出这句话。可当时的我却乐在其中。=.=

—————————————————————————————

年末。她对我的态度也变了。有一天对我们训话的时候说了让我到了此刻依然记得万分清楚地话,毕竟那一刻的我是何其受伤。

“我开始不信任你们了。教师节写给我的那些话都是骗人的,说会听话、不吵闹、不捣蛋了却一犯再犯。” 她加重语气的说着。

还有些人,在我的课的时候装着一副“很乖”的样子,原来不是。我每次经过这班都看到他站起来走来走去,讲话……” 我愣住了,她没有直呼我的名字但我清楚知道她说的是我,班上的男生只有我一人被他称赞“不爱走动、不爱吵闹、不说话”。我真实不伪的活着却被说是装出来的。我没有装啊?我哪会装啊?

当下的我如是重挫,感觉到全班的目光都投射在我身上,我仿佛犯了天下大错。内心惭愧万分。那是我最喜欢的老师啊!我差点哭了出来,但始终还是忍着了。不过事后没有人并提起这件事。可能我看得太重了。


如今回想起那一天,我反而觉得自己很天真,也替我依然幼小愚昧感到不值。因为我做不到老师的要求而被指责,也因此而大受打击,心里受创,信心大减,自备萌生。可如今想想,老师们的好学生或是乖的标准就是刻板的“不离开位子”、“不爱吵闹”、“不说话”,那成长正常的学生必定满足不了老师们的标准要求,因为那些标准在今天的观点下是不正常或是生性孤僻的征兆啊。所以当时的不快乐让我觉得好傻,好天真。哈哈!

当时老师们会称赞有像我一样的品行的同学只因为班上实在太吵闹了,吵得如快要拆掉学校那样。加上教务的日益繁重,把同学区分为好坏以进行“榜样教学”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若学生听话,教务清减,我这种的态度应该会是属于孤僻抑或过于内向的那种。

由于我在态度或行为上日渐改变,而不再内向的心自然地会渐渐打破别人对自己的原有印象。



言归我说这故事的原意。我想借此提醒大家,也提醒自己别太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批评或意见。人总爱对自己看见的、感觉到的人与事投下自己的想法与意见,甚至想别人因自己而改变。可他们看到的只是表面,囫囵吞下有馅儿的汤圆,殊不知事实的全部。而我们则得对自己认为正确的观念坚持不渝,坦然面对指点,再一笑置之那些蜚语。

没办法,我们惟有接受。

(11.12.2012)

Dec 9, 2012

晕厥


晕厥,到底是怎么样的感觉?

是忽然眼前一黑还是“眼前一亮”,接着双腿乏力,然后倒下?

最近在思考这个问题,可能是因为在背考期间到大考后的日子,似乎每天除了到要睡觉的时候,都会有极度疲倦的时候。

相信许多人都认同,在半睡半醒间轻轻地短暂挣扎了一下,再入睡是件即使片刻却十分满足的幸福。

尤其是当些许酸疼的后脑勺触碰到柔软的枕头的那一刻,自会感到世界怎么忽然变得如此美妙。

所以有种很奇怪的想法。很想在站立着的时候疲倦到某个程度,然后倒下。幻想中是多么的痛快与享受,甚至有到另一境界的“飒爽”。=.=


曾经某好友告诉我她年幼时的昏厥经历。当时她在同学们中,身体感到疲累,然后下一刻脑袋一片白,当下不必顾虑什么,就这样倒下不省人事。她说那刻就像突然从烦恼堆积的约束世界逃脱。苏醒时就如同睡了一觉,有种睡到自然醒的快意与欣悦。


乍听之下仿佛在听旅游社员工解说预定的旅行行程,挺吸引人的。



之前对昏厥这类事是多么的避忌。它给人的感觉或是印象就是不好、负面的征兆。

说及“晕厥”,不懂是为什么,脑海即出现阴森的画面,然后那人倒下……看不见脸……只看见臀部……瘦小的背部……
只能一词形容——“恐怖”


我还真的想体会这种短暂的快感。不过想了想,“晕厥”并不是闹着玩的。倘若一天自己在正常的生活情况下,倏忽倒下,这可不是让在旁的亲人或是朋友为自己担惊受怕吓破胆?也因自己而麻烦。这有点受不起的,哈哈!

P/S: 那些拍得不好的照片终于可以“面世”了!


(9.12.2012)

Dec 6, 2012

檐下·温情


6:50am.....数码时钟显示的这组数字使坐在车上的我,十分忐忑。担心正集合的朋友要早点出发,无法等我。默默心里期望车子尽快往青草巷方向飞驰而去,因为不好让人等。

除此,焦虑中的一部分当然是因为自己第一次为贫穷家庭清洁住家。就如《檐下温情》和《心情总动员》的节目性质,我们一行人要干的就是如此。我想也是多数参与者的第一次。

7:38am....分配车子乘客。20多人,许多是中学朋友,也有许多生疏面孔。白衫短裤人字拖,平凡的人却都怀着一颗温热的爱心。

出发前夕,望着放满后车厢的日用平,我心里嘀咕今天要做的,并不简单

一票人,九辆车,打着双讯号灯,从亚伊淡开到浮罗山背。大家都笑说真像在迎娶新娘。


往那俩夫妇的住处的路途还挺算偏僻的。沿着某林中小路直到末端就是目的地。旁边的景物是花草树木、几间小屋、小庄稼、家禽等,皆是电影里偏僻小村的样子。我想一时间九辆车开到这偏僻地方,那些狗狗猫猫应该都吓着了吧?


大家都不像念中学的模样,总会玩了一番再做事。反而是二话不说便跟着分好的组别开工。

我负责的是厨房的部分。如真人电视节目那样,甫踏入屋子,第一眼先是尘粉满布、简陋肮脏、内室潮湿、满是污垢的画面,第二刺激到感官的是扑鼻而来的咸臭味,多数是厨房旁的厕所散发出来的恶臭与通往厨房外的鸡寮参杂的臭味吧!

一时反应不过来的我们顿时失措万分。但由于时间紧迫,唯有边安排工作边自我安抚心情。厨房的部分应该挺难的。那砖砌成的灶炉破损不堪却很碍人行动,又有桌上的咸鱼、厨里的食物、水盆、冰箱等都不敢随意妄动,可如果不将之搬走真难进行粉刷和清晰工作。不可奈何之下只好把桌椅搬到屋外。

————————————————————————————————

粉刷工作一刻都不曾停下。个个汗流浃背,汗水油漆溅了满地。身上的汗水倒被衣服上的白漆污迹抢尽了风头,不被注意。其中也发生了许多小意外,我也是遭殃的一位。除了不小心被掉下的刷子击中,油漆也差点就溅入眼睛。

当然在大家辛勤的当儿也有几位不习惯此环境的朋友借着疲累当借口而在旁偷懒。

此时大家也不禁苦中作乐,哼起歌儿,连那两老也因我们的忘情而笑了起来。除此也少不了斗嘴作乐,相骂起来也挺滑稽,只不过免不了一些脏话。当然飚骂的人也被喝倒彩


解决了厨房也正好是平时的午饭时间。此时,天忽然下起雨来,我们也赶忙把东西收进来,不过依然落了很多东西。没法子,那些东西也破烂不堪了,只好将之丢弃。既说要使它焕然一新,就换掉大部分的家具

午饭在雨中送来。我与新结识的朋友坐在后车厢,而车厢的门则充当屋檐遮雨。我俩喝着汽水,听着雨声,望着流水,冷静稍些错乱的心情。

心想:我们成日要求吃好、穿好、用好甚至是玩好,可有些人却只求生活过得去就好。虽说不上是贫富悬殊,但能帮得上什么也就伸出援手,即便不是无微不至。毕竟他们是不幸的。


老婆婆已年过七旬,无子无女,只有老先生是唯一依靠。(图片取自某朋友)

正当大家吃着午饭,几位十分落力的朋友不惜饿着肚子清洗恶臭肮脏又参杂潮湿霉臭味的厕所。看到他们进去厕所,撒了酸性药水,重复清理几下又忍不住冲出厕所的画面,不禁想竖起拇指给他们一个“赞”,他们真让人另眼相看。我很佩服他们!

不懂他们清洗厕所后,还有胃口进食吗?


4:00pm...
 工作并没有停,而剩下的依然很多。不过当那些日用品都摆满他们的厨房,当原本的简陋变得整洁,当眼前的都焕然一新,心是多么的喜悦。当然,看到老先生喜悦的表情是如此让人满足。

粉刷时在屋后留影。


在休息时曾一度怀疑两老,住处旁都养着许多家禽和拥有主要生产榴莲果园,屋子虽是脏了些,不过也蛮大的,拥有这样的资产,生活应该不会艰苦到哪里。直到问起两老的故事,我不禁感到些许惭愧。原来那屋子不属于两老的,而所谓的果园家禽也只是由两老帮忙屋主看管。然人乍舌的是那看管费竟然只有每年几千令吉。真的很惭愧……小人之心不该有

———————————————————————————————

由于赶着去参加毕业刊筹委会的晚宴,我和几位成员只好先离开。离开的时候,清理工作还在进行,而且进行至晚上7时。

此次活动,让我过了一个充满温情和并十分充实的早晨与下午。如果还有类似的活动,容许的话必会义不容辞

带回的除了油漆与尘埃,也带走无可言喻的满足感。


(5.12.2012)
于(6.12.2012) 撰写

Dec 2, 2012

词与文章


为什么使用这张照片为这帖子的主图呢?其一是自己都忘了有拍这张照片,某天在朋友那儿见到,颇为惊喜。另外是因为就是这个机缘下,也许自己的词可以得到更美的包装。期盼着当初的承诺成真的时候。

来,今天我们来探讨词与文章的不同。

词:短篇、把一闪即过的灵感、冲动、短暂微不足道的领悟抑或长篇大论的话给浓缩成几行的字。它比较容易动人,一针见血,不需拖拉加以说明,而且可以将之编上曲子简直更加栩栩如生、也仿佛锦上添花。

文章:微小的灵感、渺小的领悟需经番思考将之稍为的长篇化,需加入例子、顾及段落分明、段落层次、句子结构正确等等等等……来证明论证,理念。取舍工作较多。


其实最近写的文章(和不包括部落格里 的帖子)都无法完全的把想要表达的想法给写出来,都让我很不满意。发现在取舍的时候,就连原本的想法、灵感与一闪而过的感动也得动刀。

但我承认,那是文学造诣不好。>_<

写文章时,许多的第一灵感、感触我往往都无法配合主调。

相反,写词的时候可以随着感觉与律动走,回头检查时亦为了保留那种刹那的灵光而放弃规矩的语文。

所以我爱上了写词。也较喜欢写些短的东西。随笔之类的,不必太多的拘束。

这就是我的看法,你呢?不妨留言。=D

(2.12.2012)

Nov 30, 2012

《地球上的星星》

我和母亲有个约定,那就是在我考完检定考后便和她一同补追今年错过的连续剧与电影。谁叫我们不喜欢一个人观赏那些剧集和电影呢?

今早我们俩闲着,便打开“剧集清单”看看,结果甫打开一部印度电影,便坐下来观赏了两个小时半。电影开始就出现许多小孩,一幕幕他们天真、调皮地的模样不禁勾起我许多熟悉的小学画面,也让我有想继续观赏的意思,即便演员们对我来说都十分陌生。

毕竟我不是为看明星演员或艺人而观赏的。



那一部电影是09年的作品,名字为《地球上的星星》(Like Stars on Earth)。故事讲述一名微有认字障碍的小孩无法在正科目中达标,成绩十分的差,因此得面对同学和老师甚至是父亲的不了解,经常受到无情责备与处罚。

由于无法正常识字,学习也逐渐变成乏味,上课时经常发白日梦,在自己的世界里不停的幻想。最后在无济于事下,他的家人只好送他到寄宿学校上课。




而父母带他到寄宿学校的那一幕,超赚人热泪。他就一直凝望远去的车子,而母亲与哥哥在车上不停的哭泣,一直摆着严肃的脸的父亲也强忍泪水。就这两幕,一直轮流的播着,此时他母亲不停的翻着一本他画的纸叠动画——伊萨从他们一家四口中渐渐地离开。

在他们离开后,伊萨依然无法适应新学校的功课,而且依然被同学嘲笑,被老师指责他成日发呆、不听课、功课一团糟等等。就连他最爱的美术课,也变得不喜欢了,因而丧失信心,变得不爱说话,开始自我封闭。



直到一天来了个新的美术老师,年轻帅气,而且教学方式跳出老旧的框框。当然这时熟悉悦耳的音乐响起,全班也成了舞台剧演员。最后老师要同学自由画图,不过伊萨却依然发呆着。老师觉得不妙,经深察、家访后,才知道伊萨患有认字障碍。起初其父亲非常不认同,一直认为那只是态度问题。(伊萨父亲在不了解情况下,老师即刻拿了一个以日文包装的玩具并要其父亲念该文字,他才恍然。)

老师、校方一步一脚印的帮助伊萨,最后终于他重拾信心,认同他的不一样,让他明白学习不再是繁重功课约束框框。这部电影除了要提高社会对听读障碍的小孩的关注,也让人知道学习是没有局限的,而每个人都是绘画自己人生的主人。



在现今社会,人人都得接受正规教育。可人是有生命的,你无法确保每个小孩都能完全接受这种已被人类安排好的规律。父母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希望他们能做的比相邻的人好,样样都能比别人更胜一筹。不过他们不是非生物,放入“校园机器”后,出来的就清一色的产品。

其实无法跟上这已设好的成长途径的小孩不该被指责或人生攻击的,毕竟每个人的进步速度都不一。今天的不行,不代表永远都是落在人后的。

我想在印度也正面对相同的问题,不然他们怎会用此题材来做故事基础呢?

所以在说“不可能”的时候该思考到底“可能”的几率是否荡然无存。


载歌载舞中…

我想这是一部高等级的剧情印度电影,透过无线电视给我对宝莱乌电影的印象通常都是载歌载舞,部分剧情是超乎逻辑的。

虽然这部电影也些少有相同的元素,不过它却有铿锵的对白、演员的自然、有力的剧本、催泪的剧情、触动人心的画面、当然也有较悦耳的音乐(我想是新生代流行的曲风吧!)。

与宝莱乌首部夺得奥斯卡最佳电影的《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相比,前者的内容较丰富。



电影里那位新老师在绘图比赛中画了伊萨在笑样子。

最近又种特殊的念头,那就是去听听印度正流行的歌曲。如今看了这部电影更是提高了我对印度娱乐圈的兴趣。哈哈!

《地球上的星星》的确是部好片。可以让我观赏2小时半的印度电影,而且不停地使我眼眶泛满热泪,有多“劲”可想而知啦!而且,教育性也挺高,值得一看。=D


图片取自谷歌网
(30.11.2012)

忙(议论)


“忙”这字会让你联想到什么?书桌上高高叠着的功课?电影里,白领办公室里电话响个不停的忙碌情景?还是股市行里人山人海,充满紧绷情绪的氛围?不管你属于哪个年龄层,只要是住在满是钢骨水泥的城市里,“忙碌”几乎是人人每天的心情写照。千百年前人们每日工作后都有闲情逸致的时候,不过如今却常常听人说24小时不够用,成日为了“光阴易逝”之憾而怨天尤人。这不禁让人反思,时间真的不够用吗?

样样追求快的21世纪,就连刚启蒙的学生也难免被波及。当发展步伐越发快速时,国家与邻国之间的比较及竞争也随之升级,结果身为未来国家的主人翁仿佛无辜的变成比较的工具。众所周知,这年代的学生总是泡在功课与书堆里。为了赶上课业进度,孩子们总被安排放学后上补习班,直到晚饭时间才真正休息。此外,有的学生还得上钢琴课、绘画班,小小的脑袋却要装下如此庞大的课业与压力,真令人不禁为他们感到怜悯。

不仅如此,如今的小学课程已加入了许多新课程与元素,如要像大学生那样学习作访问、写报告等。如此繁重的学习过程以致无暇享受他们的童年之乐。他们难如回到母亲们的孩提时代,放学后便四处与芳邻嬉戏,从生活中探索新事物。由于学生的世界总是轮流于课业与电脑,这不禁令人担忧这些温室中的花草们他日会否变成了“生活白痴”呢?

除此之外,以金钱为上,重物质主义的社会导致许多的上班族不惜通宵达旦、日夜加班为的只是满足其物质上的享受,甚至追求时尚。他们依然坚信“佛靠金装、人靠衣装”的老掉牙想法。根据民调,有百分之八十的年轻人的最开销包括供车,家用及购买享受物品。结果有的为了购买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豪华房车而成日忙碌于工作,最终导致家庭关系不和谐,赔上了最无价的亲情。

曾听过一位著名演讲人在演说会里提到,除去睡觉的时间,我们每天都有大概16小时的时间去生活。我们都明白自身的长短处,好好的计划在这16小时里能做些什么,该做些什么,时间过得快与否在乎你过得如何充实。现在的人经常埋怨生活忙碌,不够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抑或让自己休息,可是当你问他你在忙些什么,他却说不出个所以然。

忙碌让人错过身边许多值得留恋的美景。忙碌就像乘坐在一列开得很快的火车,窗外的再美风景也成了一块只有条纹的长布,只有模糊。因此,我们应该学习的是如何安排时间及在忙里偷闲,才能使生命充实。一生人之中必会有段时期是较忙碌的,如何让这忙碌的日子变得不会麻木,可说是一门值得我们学习的学问。

总而言之,忙碌让人学习如何在繁杂的生活作息中找到歇息的地方,幸福之处。我们该紧记的是要让自己不要在忙碌中变得盲目而丧失自我。

———————————————————————————————
*应朋友要求,所以尝试写今年玻璃市预考的题目——《忙》(议论)
用时:50分钟
若有错处,请留言更改,十分欢迎。=D

(30.11.2012)


Nov 28, 2012


上午八时的阳光从窗户照了进来,可是这朝阳眩光却变得如此的让人昏昏欲睡。年终长假的早晨是多么的让人感到懒散。难得今日是假日,不必特意早起身,不过一大早却被闹钟“惊醒”。正当想大剌剌的直躺下那张舒服又让人想赖床的床,下意识又把我给叫醒。不行,这一天可忙了,是搬新家的大日子啊!再不起床可要挨骂了。

搬去了新家可多好,空间也大得多。不必成日在那隔音差的房子,忍受邻居吵架声、装潢声、电视声的摧残,打扰了我向往的清静生活。当然,空气也自然流畅得多。

客厅已摆满了大大小小的箱子,像是粮仓一样,依然睡眼惺忪且些许情不愿的我,起身便面对如此拥挤狭窄的空间,心情更是烦躁。各个箱子都装满了日用品与家具。至于沙发、饭桌等则换过新的了,母亲说新居入伙,统统的大型家具都换个新的一讨个吉利。原本期待的半生熟鸡蛋、香肠和鲜奶当然没出现在饭桌上。

原来父亲一大清早已起身等待搬运卡车的到来,等待的当儿紧张得如热锅上的蚂蚁进出家里,蹙起眉头不停地检查好东西是否准备妥当。而母亲则一如往常地啰嗦,催促我们赶忙梳洗帮父亲搬家具,别等到搬运工人来了才手忙脚乱。这时弟弟突然闹起别扭,喊着要罢工,大声地苦诉他昨日打球弄伤了腰。我家的小狗也不懂为何无止地起吠。恰好楼上的装修工人开工,那震耳欲聋的电钻声起响。也许是过于喧哗,母亲怀中的小弟也哭了起来!

“啊!”搬家的情形可惨了。我赶忙梳洗,免得弟弟要和我挣着使用洗手间。

折腾了逾一个小时,搬运工人终于姗姗来到。他们向父亲道个歉后,赶忙一个接一个的将父亲指点的东西给搬了。想必是被难忍的吵杂声“袭击”,一个个壮大的搬运工人甫踏进门就皱起了眉头,有的还示意要捂起耳朵。由于我是长子,母亲要我和弟弟协助他们一起搬那大大小小的箱子、物品。还不停地叮嘱我要小心,以免丢失了物品。弟弟则提着较轻的物品上搬运罗里。母亲则站在一旁安抚惊慌的小弟,大家都忙得不可开交。

几个男人七手八脚忙了一回儿后,家里也成了空荡荡。我不禁惊呼原来我们家是那么大的,当然对着空旷的房子说话的回音被装潢声给盖了。不过我们还没有离开如此忙碌、吵杂的氛围,因为到了新家我们还要继续的“搬”啊!

到了新家,父亲就立刻指挥着搬运工人把家具摆放好。心有余悸的母亲连忙的叮嘱他们别刮坏了家具和地板。而我先吸了一口气,再接力的从罗里上把大大小小的家具到屋里。这样一搬就用了半小时,看着只是在旁指挥的父亲与在旁边观看边抱着熟睡的小弟的母亲,真是羡慕不已。我已汗流浃背,腰也感到酸疼极了。“弟弟,你给我过来!”我大声嚷着和小狗跑进新屋里参观一番的弟弟。

就这样一小时过去了,我们也终于搞定了所有事。缴付了搬运费,我们一家大小便欢欣地躺坐在舒服的沙发上。母亲打开了空调,然后端上一叠鲜甜果汁让我们解渴休息,就连在旁的小狗也摇着尾巴似乎也想喝一口!啊!终于可以好好地休息,此刻顿然感到无比的幸福。=D

———————————————————————————————
应朋友的要求,所以尝试写写今年玻璃市的预试考题。
如有错处,请留言指教。


(28.11.2012)

No More Chinese?



捱了3个星期左右,终于考完最后第二科试卷,也是我除了化学科以外最差的试卷——生物学。

首两张试卷倒是比化学试卷来得顺利。由于过了今天还有整整五天的时间让我好好准备下一张的华文试卷,本想考完这张试卷后可以暂时放下紧绷的心情,不过到了应考试卷三之前,倒是某事些许影响了我。

                                                      

那时候两位印裔与巫裔监考官在催促我们快进课室考场。不过心有余悸的我们依然假意地慢条斯理,逐一的拿出文具,其实目光是注视着另一只手的参考书,嘴里呢喃着。

那“官方”钟针显示还有十分钟。怕什么?要么也只不过是警告。

拖了近五分钟。胸有成竹或是“心灰意冷”的男生已二话不说的坐好。剩下我们几个忐忑忧郁的男生和依然扭扭捏捏逾半班人的女生还是徘徊走廊。

"Cepat masuk!!" 印裔监考官喝道。

望去礼堂方向。已坐满了人。

继续,“urine...osmoregulation....DCPIP...”

一行人既兴奋又紧张的继续念。紧张的是快如面临大敌,生物学毕竟是我们共同最害怕的科目。兴奋的是过了这张试卷,暂时可以松懈松懈,再准备五天后的华文试卷。

————————————————————————————————

当默读成了呢喃,呢喃成了对话,对话成了朗诵,朗诵……

"Calon-calon, boleh MULA!!" 特意调高语调。

"Kia..Kia(福建话:走……走)...masuk 料!" 朋友在旁边笑着说。

正当大家赶紧收拾着会用到的文具,这时华裔的总监考官姗姗走来。站在门口大声对着我们说道:“Come on! Go!go!go! Faster go in then faster finish.”

表情与语气有点滑稽。哈哈!

“After that no more already, no more Chinese! Yeah...No more Chinese, fast!”

倏忽随来的这一句,让我们愣了一下,顿时有点笑不出口。

什么叫“NO more Chinese?”。我们的华文试卷还未考啊!

也许她只是要催促我们赶紧进入考场,激励我们。认为我们是华校生,华文试卷对我们来说应该是家常便饭。因此用以激励我们,让我们更意识到大考就在不久后结束。好让我们加紧脚步踏入就在眼前的考场。

若激进一点,也许她是个从洋者,抑或是所谓的“”,不懂华文精髓对华人的重要,更不懂如何在华人面前尊重华文,甚至华人。

重点是,她是在另外两位印裔与巫裔考官面前大声说了这句话。那两位异族考官不懂会否奇怪,怎么华人都不爱华文啊?(或是另一个更让人歧视的方面是:怎么连华人都不爱自己的语文啊?)

换成是自己到印裔小学监考,印裔考官对该校学生说:“Faster, No more Tamil!”,下意识的我们一定会:“咦~”了一声,然后心想印裔同胞都不会爱惜自己的根吗?”或是更会在心里臭骂一句:“忘本的家伙

————————————————————————————————


这里不禁起了个隐忧。如今这一年代已有那么多的所谓“香蕉人”与“受英文教育”的华人,虽有“老一辈的华人”与“爱惜自身文化”的人在为华人争取华教利益及华人基本权益,不过依然日渐艰苦。而再过几个年代,当年内心热血的人都年老了,轮到了我们这“草莓”年代当道的时候,华人是否依然能称起这片充满着责任、包袱、坚持与精神的天?加上如今的华裔教师都似乎不重视这语文的重要……

情况似乎不太乐观。



每每看到鼓励学生学好华文、考华文的文章或人们都会说:“如今华文越发重要。华文地位日益上升。中国崛起,学多一门语文是对我们有益。”

有点不解,难道学华文就只是利益前途为前提吗?

怎么不以华文就是华人的象征,以秉持华人教义、华人精神为本。如身为华人就有学好华文的责任来教导下一代呢?

或许有人认为这有点太多夸大言辞,感情色彩了,那怎不如说与我们更贴切的:“若连华人都不爱惜代表自己的语文,那么华人有什么地方是值得尊敬的?”,别人眼中的华人都不爱惜自己,怎能得到异族的敬仰与尊敬呢?更别说是争取海外华人应得的公平与权益。

至少做到可读、可听、可写。当然更要有爱惜之心。这是华人本有的精神。


—————————————————————————————————

或许我过于的激动吧,一句话就像是挑起大动脉那样。其实只是自己依然有时放不下些许让人心酸、心灰的事,就是看不过那些不爱自己的根却还诋毁它的人。

心情最终很快的恢复,毕竟我和朋友们竟然意外的预测中了考题。有时随口说说的话别以为真随口说说哦!哈哈!

就这样。搁笔。

(图片取自谷歌网)
(27.11.2012)

Nov 21, 2012

在乎如何看待

11月21日                                               晴

“ 当把在桌上作答考卷当成在赌桌上挥洒筹码,不懈地下注,是有多么的慌,有多么的失措。也有多么的可悲……”
----------------------------------------------------------------------------------------------------------


生命的路途是无疑的漫长,途径经过万村小巷,且也许是高山野岭怡人郊野碧绿丛林铜墙铁壁堂皇宫殿……

想往哪里走,取决于自身的双脚。何时歇息,何时阔步,往哪里行都由自己决定。


可有一站式店铺?

前门进入,推开后门就是另一个天界,另一个国度。




人说测验只是让自己清楚了解自己的程度如何,进习进度如何。而人生就充满种种的测验或是考试以取得熬久的荣耀。千百年度前学者视科举为人生终极目标,一局走误,就得苦等三年。再犯错,再苦等三年。难道生命只有一事能成终生大事、目标吗?当时生活枷锁一串串,多方压迫一重重,不能怪。可如今的发达生活,自由无羁权利都成该得的元素,怎么还要死死约束在前人留下的自然规律中而动弹不得。原本可以往更高更远的地方前进,往憧憬的路途去,可却只能在那优美温室里的窗户眺望远方再幻想空想未来的世界。而规离那规律者,不是人人眼中的圣人,就是人人眼中的坏人。

这不是不负责任的想法。挺认同也挺支持按部就班的学习态度。只不过这的确局限了我们原本可以在按部就班的当儿新生长一些幼苗、绿茵或是什么的。人不仅是有一两方面的“特”长处,没必要像选科系般选择未来的路。心是多么的繁杂,脑筋是如此的奥秘。不是说你喜欢文学就不喜欢数理;追求浪漫就厌恶理智;这只因为我们所吸收的不是只有一方面的来源。怎么非要拟定一个人的长处,再萎缩其它也不怎么差的优点呢?结果过于确定了自我的理想,达成了就好。达不成连原本极大可能磨成针的铁杵也生了锈。

留下的规律、思想让人不禁自我约束。就如俗语“拥有九把刀却没有一把利的一样”,不过有的是平均的成长与视野。单一的前途也有没落的时候,当没落的时候那该是如何?

不解的是,身在求进步的国度、求超越先进的国度、求开放民主的国度,却有许多新生代在挣扎于一次检验定生死的窘境。筑梦的人,却落魄得与约束缠绵,被框框蹂躏脆弱的心灵,为的就是预期的好成绩,争取那千分之一的录取名额

可悲的是,这名额确是随时动摇的




一向来你我都被灌输:中学生涯五年来有努力与否,五年来有付出与否,只有那一次的 “挂标签日”来证明一切。

可没有想过,进步是不能衡量的。

更不是仅取决于红笔下的残酷。




而那检定代表什么,在乎你如何看待它。有人当它是生命的关卡,成就与失败的关卡。不过有些人却当它是启蒙至今的检测门槛。看得重与否在乎于自己的心,你如何放大它或如何缩小它…你都有这权利。

失败了又如何?还有好长的日子让自己继续前进。不过,一定要做足对抗或不理会异样眼光的心理准备

毕竟路是人走出来的,每个人的生命,说人生旅途好了,都有不一样的风景,和无二的境遇与领悟。



话说回来,人生道路不是由自己创造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命选择权利。所谓的旅途,所谓的过程说起来只是乌有的实词。在分叉口的抉择,虽路牌指明左往忠孝东巷、右往秋杰港……但我们所处在的地方依然有八面四方,怎么不能忠孝东路对面开垦个忠孝西路呢?

说则容易,做起确实的难。有责任的包袱是没错,而有时背弃该有的责任包袱为自由奔去却是错。只要花些时间沉淀心情,想个能顾此不失彼的方法,活得无愧自然,快乐顺心就好

考了那么多张试卷,渐渐纳闷。怎么有些人可以不屑大考成绩,怎么有些人可以不必这张文凭也能成人人心中的优秀生,受人景仰,然怎么我却执着于优略等级,如杞人忧天那般担忧微差的可惜?


原来对我而言,只不过想要让自己心不惭愧。五年来的努力结果,总让人把希望放在自己的身上。不想辜负使我受惠的人。


而…你呢?

(图片取自谷歌网)
(21.11.2012)

Oct 22, 2012

与日月兮争光

时间那么快,想当初还懵懂无知踏入这校园,这所平凡于住宅区内的学校。那些像昨天般的事,这一天却已来到了结束点。踏入校园,竟是参加中学的毕业典礼。

“校旗飘飘…高空飞扬…母校功绩辉煌……与日月兮争光”,哼着哼着其实心里是有多么感触。眼眶泛泪并不假。



他跟我说:“过了今天,再也没有机会可以打来闹去,表露稚气,疯癫与众人前。” 接着用手指戳了我腰部一下。痛极了。我笑了。

“他日就没有时间让我们休息懒散,甚至停下脚步思考人生或让情绪沉淀。”他低下沉沉的声音,似叹气又不是的对我说。

“你有没有不想离开这段回不去的时光?”倏忽地问我。

“……”

“以前我超想挣脱这约束,尽快往理想去。不过这一刻,我不想长大。”我们就这样拿着手中的饮料再走回学校。



“朋友一生一起走…那些日子不再有…” 校园再次传来这和谐的声音。是一班毕业生在礼堂旁合唱周华健的《朋友》。脑海里顿然浮现刚在毕业典礼后全体大合唱的情景。哈!我真没想过我的中学毕业典礼是如此的难忘。

谁说毕业一定要充满伤感气氛的?谁说只有触动人心骊歌可以奏起?

毕业典礼后,正当再会声此起彼落的时候,音乐顿时响起,全场即时进入亢奋。在没有预知情况下,在旁的中六生都看傻了眼。此时近乎一半的毕业生开始有节奏的跳起舞来。他们终究也按耐不住,手脚也被我们的亢奋吸引而动起来。

这场“快闪舞蹈”印证了第40届毕业生的活力与疯狂。它的确给所有毕业生留下了独特且难忘的回忆。敢问有谁的毕业典礼是这样的?我们便创下了这纪录。骄傲。


我开始不舍了,压抑不住那澎湃的心情。不停的合照,只希望彼此的回忆中拥有自己。这仿佛心中的挂念、脑海中的记忆都不够实在。

矛盾之际却发现被遗漏的人、被遗漏的签名是带有一丁点的遗憾。








(仅上载部分照片)

此时渴求一些肉麻感动的话语,但自己都说不出口何况是别人?


听说毕业后得玩个游戏。那就是把心仪人的名字写在纸上或是告诉别人。哈!
“每个男孩的心中都有一位沈佳宜,说没有的一定是…”在旁的都笑了,笑声与表情中难免感觉得到想说却提不起勇气的意思。

“那你呢?”

心想:“我不想说。懂我的人猜得出,甚至是较好的毕业刊筹委留意的话,也会猜得到。因为我已在毕业刊里假意地透露。”(><)

朋友说,喜欢一位女孩就放胆追求,再谈一场恋爱。我会心一笑。

其实自己只不过希望在她心中,我是一位较重要、较特别、较记得的一个人。”(九把刀何尝不也道出许多人的心里话?哈哈!)

这一切真的过去了,他日各自筑梦,也能如今一样,一同畅谈往事前程。能否一样,是一直揪在心里的疑问及不愿。在课室里的时光真的是特别美好。

一位朋友写说:“原来以前每次的全到都是幸福的象征。”  他确确实实一针见血,道出了感同身受的心情。

“老师全到!老师早安!谢谢老师!” 都成了记忆。


感恩我是12年中华中学的毕业生,有无班级界限的朋友、有“各种各样”的麻吉,还有专属于我们的《4ever y0ung》《阳光天堂》《关于青春》《中华style》《快闪中华style》等等。

非得引用我们今年的金句(哈!)“因为你们,我的那些年很完美”


风与叶嬉闹,而在候车亭的我们依然你一语,我一句。不同的是平时不合话题的与不爱说话的都站围在一起说话。

耳边依然传着那纯朴的声音,“还有伤…还有痛…还要走…还有我…”

盖下了这一页,愿他日各自都有所成就,最重要是尽情往梦想奔去。
祝:永远快乐

(22.10.2012)

Oct 19, 2012

毕业典礼前夕

教师节班级合影

毕业刊纪老师生日会

 谢师宴当晚的部分毕业刊筹委

谢师宴当晚的本班帅哥美女

下雨了,阴沉沉的天空熄灭了许多人的心里的光。原本的计划,打乱了。远的欢聚·也成离散。

但阴沉沉的天并没有遮盖了中华生的心。中五的课室没次序的坐落于学校,你大可以听到欢腾声此起彼落。这里儿庆祝生日,那里儿似疯了的玩起来。左边的课室忙着拍照,右边的则一齐歌唱。

10月19日,最后一天穿上校服上课。不过老师们都选择坐在一旁让我们胡闹、谈天、拍照、在毕业册签名、祝语。我们可以随意离班,不必像以前那样需得允许。半路上遇上了训导主任,他笑嘻嘻的和我打了个招呼,像是个好朋友般亲切,不像昨天硬起皱纹满布的脸。不过他还是不忘叮嘱我回班。

这里我不想用“大家”与“同学”的字眼。不是对他们有任何疏离的情绪,只不过那些白校服、蓝校裙、绿校裤……看在眼里,就仿如一种圣洁的象征,穿在身上轻如云,就是股单纯嘛!

当所有人在把各自的回忆录按下“录影”钮的当儿,我们毕业刊筹委一票人却逗留在那熟悉的编辑室,天天地等待着未来领毕业刊的同学。天蓝色的墙、隔着电脑室的板、用在打字设计的电脑、上网的电脑……都是我们一家人的共同回忆。(当然还有属于我们的便利帖=D)在那儿曾经酝酿了受大家喜爱的毕业刊、一齐工作的回忆、一个家庭的回忆、一个避难所、一个逃课处(哈哈)……

互望对方。决定直接送到他们的班上,好让大家也有自己的时间和班上的同学聚一聚。

班上的同学都充满着了热情。常板着脸、埋着头苦读的朋友都掀起了笑靥。大家都一直在谈天说笑,在毕业刊上、衣服上、书包上签名。超疯狂。超快乐。毕竟自己念的是第一班,总会有几位放不开心情的朋友领着书本、簇起眉苦读,这不禁让人提了提自己大考快要来临。不过还是看到他们不时会抬着头望着班上的开心果在“作笑”。

化学节,算是最后一节课了。老师依然选择上课,与我们做练习。不同的是她都开得起玩笑了。就如此普通的一节课,没有人特别怀念,我亦如此,一样在这位挺凶老师的课堂上讲话,抄写笔记。而一群好玩的朋友却偷偷躲在班上打起乒乓,真让人哭笑不得。

明天就是毕业典礼了,还记得去年还在不舍离开的学兄姐,还幻想自己毕业的那一天。其实还不如此,我们都没法感受到那些已离校上十年的朋友回忆他们青涩年代的那种心情。我试图为自己营造毕业情绪,可却不致。不像有些同学他们真觉得心里空虚了。我就如此顺其自然。毕业当天会流泪吗?我不懂,但我希望能为不舍同学与老师、不舍这爱我和我爱的学校
、不舍这学校的特有情怀而流泪。因为我想感受离别不舍的心情。这一刻,我却是兴奋快乐的。

离别在即。脸,靠在玻璃窗,凝望外头的雨天。毫无如去年思念及不愿离别的感觉。也许是制作毕业刊时已把“青春就是快乐的;毕业也可以开开心心的”烙在脑里。我是兴奋的,就如当晚的谢师宴。

到了最近,总听老师们说去年的同学是最优秀的,最合群的。可是我们何尝不比他们优秀呢?从运动、学术方面到制作短片、毕业刊制作、谢师宴安排,都让人赞不绝口,仿如空前的纪录。当然这得感谢总让我们尝试的老师。你们的思想广阔,拥有着非一般的视野,让我们大家有了机会发挥所长,真是感激万分。而行为礼貌上都不会越过那条限制的底线,合群呢?在脸书上的群组就可以见得。每每遇上什么困难或需要协助,大家都会一同想办法,只因为我们是中华2012中五生。

《4ever y0ung》别忘了是这样写的,这是第40届毕业生的象征。

搁笔前,期许大家在明天能享受最后一段的中学时光。庄严的礼堂,充满感恩、祝福、赞扬的掌声。明天一定会是一场非一般的毕业典礼,盼望破纪录的时刻 ;D

(上面的图片,都十分珍贵,感恩有你们啦!)
(19.1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