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v 30, 2012

《地球上的星星》

我和母亲有个约定,那就是在我考完检定考后便和她一同补追今年错过的连续剧与电影。谁叫我们不喜欢一个人观赏那些剧集和电影呢?

今早我们俩闲着,便打开“剧集清单”看看,结果甫打开一部印度电影,便坐下来观赏了两个小时半。电影开始就出现许多小孩,一幕幕他们天真、调皮地的模样不禁勾起我许多熟悉的小学画面,也让我有想继续观赏的意思,即便演员们对我来说都十分陌生。

毕竟我不是为看明星演员或艺人而观赏的。



那一部电影是09年的作品,名字为《地球上的星星》(Like Stars on Earth)。故事讲述一名微有认字障碍的小孩无法在正科目中达标,成绩十分的差,因此得面对同学和老师甚至是父亲的不了解,经常受到无情责备与处罚。

由于无法正常识字,学习也逐渐变成乏味,上课时经常发白日梦,在自己的世界里不停的幻想。最后在无济于事下,他的家人只好送他到寄宿学校上课。




而父母带他到寄宿学校的那一幕,超赚人热泪。他就一直凝望远去的车子,而母亲与哥哥在车上不停的哭泣,一直摆着严肃的脸的父亲也强忍泪水。就这两幕,一直轮流的播着,此时他母亲不停的翻着一本他画的纸叠动画——伊萨从他们一家四口中渐渐地离开。

在他们离开后,伊萨依然无法适应新学校的功课,而且依然被同学嘲笑,被老师指责他成日发呆、不听课、功课一团糟等等。就连他最爱的美术课,也变得不喜欢了,因而丧失信心,变得不爱说话,开始自我封闭。



直到一天来了个新的美术老师,年轻帅气,而且教学方式跳出老旧的框框。当然这时熟悉悦耳的音乐响起,全班也成了舞台剧演员。最后老师要同学自由画图,不过伊萨却依然发呆着。老师觉得不妙,经深察、家访后,才知道伊萨患有认字障碍。起初其父亲非常不认同,一直认为那只是态度问题。(伊萨父亲在不了解情况下,老师即刻拿了一个以日文包装的玩具并要其父亲念该文字,他才恍然。)

老师、校方一步一脚印的帮助伊萨,最后终于他重拾信心,认同他的不一样,让他明白学习不再是繁重功课约束框框。这部电影除了要提高社会对听读障碍的小孩的关注,也让人知道学习是没有局限的,而每个人都是绘画自己人生的主人。



在现今社会,人人都得接受正规教育。可人是有生命的,你无法确保每个小孩都能完全接受这种已被人类安排好的规律。父母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希望他们能做的比相邻的人好,样样都能比别人更胜一筹。不过他们不是非生物,放入“校园机器”后,出来的就清一色的产品。

其实无法跟上这已设好的成长途径的小孩不该被指责或人生攻击的,毕竟每个人的进步速度都不一。今天的不行,不代表永远都是落在人后的。

我想在印度也正面对相同的问题,不然他们怎会用此题材来做故事基础呢?

所以在说“不可能”的时候该思考到底“可能”的几率是否荡然无存。


载歌载舞中…

我想这是一部高等级的剧情印度电影,透过无线电视给我对宝莱乌电影的印象通常都是载歌载舞,部分剧情是超乎逻辑的。

虽然这部电影也些少有相同的元素,不过它却有铿锵的对白、演员的自然、有力的剧本、催泪的剧情、触动人心的画面、当然也有较悦耳的音乐(我想是新生代流行的曲风吧!)。

与宝莱乌首部夺得奥斯卡最佳电影的《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相比,前者的内容较丰富。



电影里那位新老师在绘图比赛中画了伊萨在笑样子。

最近又种特殊的念头,那就是去听听印度正流行的歌曲。如今看了这部电影更是提高了我对印度娱乐圈的兴趣。哈哈!

《地球上的星星》的确是部好片。可以让我观赏2小时半的印度电影,而且不停地使我眼眶泛满热泪,有多“劲”可想而知啦!而且,教育性也挺高,值得一看。=D


图片取自谷歌网
(30.11.2012)

忙(议论)


“忙”这字会让你联想到什么?书桌上高高叠着的功课?电影里,白领办公室里电话响个不停的忙碌情景?还是股市行里人山人海,充满紧绷情绪的氛围?不管你属于哪个年龄层,只要是住在满是钢骨水泥的城市里,“忙碌”几乎是人人每天的心情写照。千百年前人们每日工作后都有闲情逸致的时候,不过如今却常常听人说24小时不够用,成日为了“光阴易逝”之憾而怨天尤人。这不禁让人反思,时间真的不够用吗?

样样追求快的21世纪,就连刚启蒙的学生也难免被波及。当发展步伐越发快速时,国家与邻国之间的比较及竞争也随之升级,结果身为未来国家的主人翁仿佛无辜的变成比较的工具。众所周知,这年代的学生总是泡在功课与书堆里。为了赶上课业进度,孩子们总被安排放学后上补习班,直到晚饭时间才真正休息。此外,有的学生还得上钢琴课、绘画班,小小的脑袋却要装下如此庞大的课业与压力,真令人不禁为他们感到怜悯。

不仅如此,如今的小学课程已加入了许多新课程与元素,如要像大学生那样学习作访问、写报告等。如此繁重的学习过程以致无暇享受他们的童年之乐。他们难如回到母亲们的孩提时代,放学后便四处与芳邻嬉戏,从生活中探索新事物。由于学生的世界总是轮流于课业与电脑,这不禁令人担忧这些温室中的花草们他日会否变成了“生活白痴”呢?

除此之外,以金钱为上,重物质主义的社会导致许多的上班族不惜通宵达旦、日夜加班为的只是满足其物质上的享受,甚至追求时尚。他们依然坚信“佛靠金装、人靠衣装”的老掉牙想法。根据民调,有百分之八十的年轻人的最开销包括供车,家用及购买享受物品。结果有的为了购买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豪华房车而成日忙碌于工作,最终导致家庭关系不和谐,赔上了最无价的亲情。

曾听过一位著名演讲人在演说会里提到,除去睡觉的时间,我们每天都有大概16小时的时间去生活。我们都明白自身的长短处,好好的计划在这16小时里能做些什么,该做些什么,时间过得快与否在乎你过得如何充实。现在的人经常埋怨生活忙碌,不够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抑或让自己休息,可是当你问他你在忙些什么,他却说不出个所以然。

忙碌让人错过身边许多值得留恋的美景。忙碌就像乘坐在一列开得很快的火车,窗外的再美风景也成了一块只有条纹的长布,只有模糊。因此,我们应该学习的是如何安排时间及在忙里偷闲,才能使生命充实。一生人之中必会有段时期是较忙碌的,如何让这忙碌的日子变得不会麻木,可说是一门值得我们学习的学问。

总而言之,忙碌让人学习如何在繁杂的生活作息中找到歇息的地方,幸福之处。我们该紧记的是要让自己不要在忙碌中变得盲目而丧失自我。

———————————————————————————————
*应朋友要求,所以尝试写今年玻璃市预考的题目——《忙》(议论)
用时:50分钟
若有错处,请留言更改,十分欢迎。=D

(30.11.2012)


Nov 28, 2012


上午八时的阳光从窗户照了进来,可是这朝阳眩光却变得如此的让人昏昏欲睡。年终长假的早晨是多么的让人感到懒散。难得今日是假日,不必特意早起身,不过一大早却被闹钟“惊醒”。正当想大剌剌的直躺下那张舒服又让人想赖床的床,下意识又把我给叫醒。不行,这一天可忙了,是搬新家的大日子啊!再不起床可要挨骂了。

搬去了新家可多好,空间也大得多。不必成日在那隔音差的房子,忍受邻居吵架声、装潢声、电视声的摧残,打扰了我向往的清静生活。当然,空气也自然流畅得多。

客厅已摆满了大大小小的箱子,像是粮仓一样,依然睡眼惺忪且些许情不愿的我,起身便面对如此拥挤狭窄的空间,心情更是烦躁。各个箱子都装满了日用品与家具。至于沙发、饭桌等则换过新的了,母亲说新居入伙,统统的大型家具都换个新的一讨个吉利。原本期待的半生熟鸡蛋、香肠和鲜奶当然没出现在饭桌上。

原来父亲一大清早已起身等待搬运卡车的到来,等待的当儿紧张得如热锅上的蚂蚁进出家里,蹙起眉头不停地检查好东西是否准备妥当。而母亲则一如往常地啰嗦,催促我们赶忙梳洗帮父亲搬家具,别等到搬运工人来了才手忙脚乱。这时弟弟突然闹起别扭,喊着要罢工,大声地苦诉他昨日打球弄伤了腰。我家的小狗也不懂为何无止地起吠。恰好楼上的装修工人开工,那震耳欲聋的电钻声起响。也许是过于喧哗,母亲怀中的小弟也哭了起来!

“啊!”搬家的情形可惨了。我赶忙梳洗,免得弟弟要和我挣着使用洗手间。

折腾了逾一个小时,搬运工人终于姗姗来到。他们向父亲道个歉后,赶忙一个接一个的将父亲指点的东西给搬了。想必是被难忍的吵杂声“袭击”,一个个壮大的搬运工人甫踏进门就皱起了眉头,有的还示意要捂起耳朵。由于我是长子,母亲要我和弟弟协助他们一起搬那大大小小的箱子、物品。还不停地叮嘱我要小心,以免丢失了物品。弟弟则提着较轻的物品上搬运罗里。母亲则站在一旁安抚惊慌的小弟,大家都忙得不可开交。

几个男人七手八脚忙了一回儿后,家里也成了空荡荡。我不禁惊呼原来我们家是那么大的,当然对着空旷的房子说话的回音被装潢声给盖了。不过我们还没有离开如此忙碌、吵杂的氛围,因为到了新家我们还要继续的“搬”啊!

到了新家,父亲就立刻指挥着搬运工人把家具摆放好。心有余悸的母亲连忙的叮嘱他们别刮坏了家具和地板。而我先吸了一口气,再接力的从罗里上把大大小小的家具到屋里。这样一搬就用了半小时,看着只是在旁指挥的父亲与在旁边观看边抱着熟睡的小弟的母亲,真是羡慕不已。我已汗流浃背,腰也感到酸疼极了。“弟弟,你给我过来!”我大声嚷着和小狗跑进新屋里参观一番的弟弟。

就这样一小时过去了,我们也终于搞定了所有事。缴付了搬运费,我们一家大小便欢欣地躺坐在舒服的沙发上。母亲打开了空调,然后端上一叠鲜甜果汁让我们解渴休息,就连在旁的小狗也摇着尾巴似乎也想喝一口!啊!终于可以好好地休息,此刻顿然感到无比的幸福。=D

———————————————————————————————
应朋友的要求,所以尝试写写今年玻璃市的预试考题。
如有错处,请留言指教。


(28.11.2012)

No More Chinese?



捱了3个星期左右,终于考完最后第二科试卷,也是我除了化学科以外最差的试卷——生物学。

首两张试卷倒是比化学试卷来得顺利。由于过了今天还有整整五天的时间让我好好准备下一张的华文试卷,本想考完这张试卷后可以暂时放下紧绷的心情,不过到了应考试卷三之前,倒是某事些许影响了我。

                                                      

那时候两位印裔与巫裔监考官在催促我们快进课室考场。不过心有余悸的我们依然假意地慢条斯理,逐一的拿出文具,其实目光是注视着另一只手的参考书,嘴里呢喃着。

那“官方”钟针显示还有十分钟。怕什么?要么也只不过是警告。

拖了近五分钟。胸有成竹或是“心灰意冷”的男生已二话不说的坐好。剩下我们几个忐忑忧郁的男生和依然扭扭捏捏逾半班人的女生还是徘徊走廊。

"Cepat masuk!!" 印裔监考官喝道。

望去礼堂方向。已坐满了人。

继续,“urine...osmoregulation....DCPIP...”

一行人既兴奋又紧张的继续念。紧张的是快如面临大敌,生物学毕竟是我们共同最害怕的科目。兴奋的是过了这张试卷,暂时可以松懈松懈,再准备五天后的华文试卷。

————————————————————————————————

当默读成了呢喃,呢喃成了对话,对话成了朗诵,朗诵……

"Calon-calon, boleh MULA!!" 特意调高语调。

"Kia..Kia(福建话:走……走)...masuk 料!" 朋友在旁边笑着说。

正当大家赶紧收拾着会用到的文具,这时华裔的总监考官姗姗走来。站在门口大声对着我们说道:“Come on! Go!go!go! Faster go in then faster finish.”

表情与语气有点滑稽。哈哈!

“After that no more already, no more Chinese! Yeah...No more Chinese, fast!”

倏忽随来的这一句,让我们愣了一下,顿时有点笑不出口。

什么叫“NO more Chinese?”。我们的华文试卷还未考啊!

也许她只是要催促我们赶紧进入考场,激励我们。认为我们是华校生,华文试卷对我们来说应该是家常便饭。因此用以激励我们,让我们更意识到大考就在不久后结束。好让我们加紧脚步踏入就在眼前的考场。

若激进一点,也许她是个从洋者,抑或是所谓的“”,不懂华文精髓对华人的重要,更不懂如何在华人面前尊重华文,甚至华人。

重点是,她是在另外两位印裔与巫裔考官面前大声说了这句话。那两位异族考官不懂会否奇怪,怎么华人都不爱华文啊?(或是另一个更让人歧视的方面是:怎么连华人都不爱自己的语文啊?)

换成是自己到印裔小学监考,印裔考官对该校学生说:“Faster, No more Tamil!”,下意识的我们一定会:“咦~”了一声,然后心想印裔同胞都不会爱惜自己的根吗?”或是更会在心里臭骂一句:“忘本的家伙

————————————————————————————————


这里不禁起了个隐忧。如今这一年代已有那么多的所谓“香蕉人”与“受英文教育”的华人,虽有“老一辈的华人”与“爱惜自身文化”的人在为华人争取华教利益及华人基本权益,不过依然日渐艰苦。而再过几个年代,当年内心热血的人都年老了,轮到了我们这“草莓”年代当道的时候,华人是否依然能称起这片充满着责任、包袱、坚持与精神的天?加上如今的华裔教师都似乎不重视这语文的重要……

情况似乎不太乐观。



每每看到鼓励学生学好华文、考华文的文章或人们都会说:“如今华文越发重要。华文地位日益上升。中国崛起,学多一门语文是对我们有益。”

有点不解,难道学华文就只是利益前途为前提吗?

怎么不以华文就是华人的象征,以秉持华人教义、华人精神为本。如身为华人就有学好华文的责任来教导下一代呢?

或许有人认为这有点太多夸大言辞,感情色彩了,那怎不如说与我们更贴切的:“若连华人都不爱惜代表自己的语文,那么华人有什么地方是值得尊敬的?”,别人眼中的华人都不爱惜自己,怎能得到异族的敬仰与尊敬呢?更别说是争取海外华人应得的公平与权益。

至少做到可读、可听、可写。当然更要有爱惜之心。这是华人本有的精神。


—————————————————————————————————

或许我过于的激动吧,一句话就像是挑起大动脉那样。其实只是自己依然有时放不下些许让人心酸、心灰的事,就是看不过那些不爱自己的根却还诋毁它的人。

心情最终很快的恢复,毕竟我和朋友们竟然意外的预测中了考题。有时随口说说的话别以为真随口说说哦!哈哈!

就这样。搁笔。

(图片取自谷歌网)
(27.11.2012)

Nov 21, 2012

在乎如何看待

11月21日                                               晴

“ 当把在桌上作答考卷当成在赌桌上挥洒筹码,不懈地下注,是有多么的慌,有多么的失措。也有多么的可悲……”
----------------------------------------------------------------------------------------------------------


生命的路途是无疑的漫长,途径经过万村小巷,且也许是高山野岭怡人郊野碧绿丛林铜墙铁壁堂皇宫殿……

想往哪里走,取决于自身的双脚。何时歇息,何时阔步,往哪里行都由自己决定。


可有一站式店铺?

前门进入,推开后门就是另一个天界,另一个国度。




人说测验只是让自己清楚了解自己的程度如何,进习进度如何。而人生就充满种种的测验或是考试以取得熬久的荣耀。千百年度前学者视科举为人生终极目标,一局走误,就得苦等三年。再犯错,再苦等三年。难道生命只有一事能成终生大事、目标吗?当时生活枷锁一串串,多方压迫一重重,不能怪。可如今的发达生活,自由无羁权利都成该得的元素,怎么还要死死约束在前人留下的自然规律中而动弹不得。原本可以往更高更远的地方前进,往憧憬的路途去,可却只能在那优美温室里的窗户眺望远方再幻想空想未来的世界。而规离那规律者,不是人人眼中的圣人,就是人人眼中的坏人。

这不是不负责任的想法。挺认同也挺支持按部就班的学习态度。只不过这的确局限了我们原本可以在按部就班的当儿新生长一些幼苗、绿茵或是什么的。人不仅是有一两方面的“特”长处,没必要像选科系般选择未来的路。心是多么的繁杂,脑筋是如此的奥秘。不是说你喜欢文学就不喜欢数理;追求浪漫就厌恶理智;这只因为我们所吸收的不是只有一方面的来源。怎么非要拟定一个人的长处,再萎缩其它也不怎么差的优点呢?结果过于确定了自我的理想,达成了就好。达不成连原本极大可能磨成针的铁杵也生了锈。

留下的规律、思想让人不禁自我约束。就如俗语“拥有九把刀却没有一把利的一样”,不过有的是平均的成长与视野。单一的前途也有没落的时候,当没落的时候那该是如何?

不解的是,身在求进步的国度、求超越先进的国度、求开放民主的国度,却有许多新生代在挣扎于一次检验定生死的窘境。筑梦的人,却落魄得与约束缠绵,被框框蹂躏脆弱的心灵,为的就是预期的好成绩,争取那千分之一的录取名额

可悲的是,这名额确是随时动摇的




一向来你我都被灌输:中学生涯五年来有努力与否,五年来有付出与否,只有那一次的 “挂标签日”来证明一切。

可没有想过,进步是不能衡量的。

更不是仅取决于红笔下的残酷。




而那检定代表什么,在乎你如何看待它。有人当它是生命的关卡,成就与失败的关卡。不过有些人却当它是启蒙至今的检测门槛。看得重与否在乎于自己的心,你如何放大它或如何缩小它…你都有这权利。

失败了又如何?还有好长的日子让自己继续前进。不过,一定要做足对抗或不理会异样眼光的心理准备

毕竟路是人走出来的,每个人的生命,说人生旅途好了,都有不一样的风景,和无二的境遇与领悟。



话说回来,人生道路不是由自己创造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命选择权利。所谓的旅途,所谓的过程说起来只是乌有的实词。在分叉口的抉择,虽路牌指明左往忠孝东巷、右往秋杰港……但我们所处在的地方依然有八面四方,怎么不能忠孝东路对面开垦个忠孝西路呢?

说则容易,做起确实的难。有责任的包袱是没错,而有时背弃该有的责任包袱为自由奔去却是错。只要花些时间沉淀心情,想个能顾此不失彼的方法,活得无愧自然,快乐顺心就好

考了那么多张试卷,渐渐纳闷。怎么有些人可以不屑大考成绩,怎么有些人可以不必这张文凭也能成人人心中的优秀生,受人景仰,然怎么我却执着于优略等级,如杞人忧天那般担忧微差的可惜?


原来对我而言,只不过想要让自己心不惭愧。五年来的努力结果,总让人把希望放在自己的身上。不想辜负使我受惠的人。


而…你呢?

(图片取自谷歌网)
(21.11.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