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b 8, 2015

槟城人过年:活动前传之心得篇

有时觉得很荣幸能够加入槟城人过年的志工筹委团。自中学以来从未举办策划任何的大型活动。上任过许多学会的高职位,刚上任就雄心壮志,自个儿安排计划要干什么大活动,结果一年已过却只是循规蹈矩那样平安过日子就好。若要真数,也就是办过一次三天两夜的学习旅行团。



由于庆典工委会缺乏许多志工,我们这些“熟客”自然就分身乏术。说我就好了,除了是秘书处一员,还是造势组及面子书管理员之一。

踏入二月,距离庆典的日子越来越近,造势组的工作量也随之而增。由于原先安排的吉祥物、周边产品、宣传期等相关信息的发布会日期因种种事故而一拖再拖,直接影响造势活动的安排工作时间越是夸张的不足够。不瞒的说,我们的实际策划时间是少过一个星期的。(这里指的策划时间也包括第一次和购物商场商讨关于宣传活动事宜)



还真佩服总策划人的胆量,放心的将责任重大的造势组给一群毫无实际经验的年轻人去操控,组里最大的也只有正念书的23岁志工。我们就一直不断的碰壁,甚至司仪组里也为此宣传活动而闹出些小火花。我们各自明白宣传组责任重大,加上时间的紧凑,脑袋似乎有一段时间不曾停止烦恼过。从一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开始经常开会至深夜,不停的质疑推翻自己或对方的意见想法以得到更好的结果。

我没碰过在购物商场办活动的事,这一次的确见识学习了不少。从策划至各司其职,一一涉猎。


第一波宣传活动就是紧凑地一连四场,一大早我们一队二三十人就驱车前往北海大山脚,一连跑了四家的购物商场直到晚上。早已预料及的,有两家购物商场的反应较为不如意,但欣慰Sunway Carnival 的反应是挺热烈的,而最重要是有把要传达的信息给传达出去。

吸取了教训,改正了错误,这个周末举行的第二波的宣传活动的确有明显的改变。尤其是在合您广场的那一场,人潮及反应出乎我们的预料。看到民众的欣喜表情及热情反应,即使几番失措,汗流浃背,内心还是挺有满足感的,同时也觉得我们几个人一整个星期的策划与准备都没白费,实在高兴。


这段时间认识了好多人,大家都十分健谈,初次见面即能说得起劲。也许我们都有相同的想法和雷同的经历吧!稍微惊讶的是原来世界挺小,大家的生活圈子似乎都可以连接在一起呢!

过了今天,长达两个星期七家的购物商场的宣传活动终于画上句点。造势组暂时得已休息,而我休息了一会儿就得继续秘书处的琐碎工作。有时很难想象这么浩大的州际新年庆典,所有参与筹办的人都是没有收费的志工。当然参与者一定会看得到问题的存在。


期许槟城人过年可以得已顺利进行,我的二月可以更精彩。

(8.2.2015)

Feb 4, 2015

艺写市迹:生活公市 Re:engage: The People's Court


为着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走访了一个座落在日本横街旁的旧式组屋区。该区四方被如出水珍珠擦亮后的古迹战前屋包围着,躲在里面,虽路过了多次都不曾注意它的存在。入门处大概有六至七间的战前屋的大小,所以每每路过脑海都自然的将之标志为停车场,毕竟在乔治市里类似的建筑情况都充作停车场。

起先还挺尴尬的,由于不懂生活公市是什么地方,还以为那是那班年轻艺术家的创写名字。虽然在面子书关注艺写市迹有好几个月的时间可却毫无头绪他们在干嘛。曾误会日本艺术家进驻该地进行创作,过后就有点不屑的说:“又是一个搞文化艺术的project”,心想不要破坏古迹就好。

参观以后,就真的很惭愧,自己被这里的朴实真切的东西给震住了。他们所表现出来的并不花俏,相反是非常简单的把生活公市的故事与原貌带给观众,同时来到这里参与的艺术家都是大马人。

艺写市迹的面子书还细心的从谷歌街景来告诉民众生活公市的地点


展览的范围很小,只有底楼的公市居民协会会所及C座楼上的一个单位。会所空间只有普通中型书房的大小(本人不懂在没有测量工具下估算出有多少方尺 >.<"),加上狭窄的一厅一厨房的单位,加起来也应该有不足500方尺的地方。不过在慢慢观赏体会全部的作品与其要带出的讯息,才发现整个生活公市都是“艺写市迹”的展览区。


坦白说我个人对那些故事和地方并没有产生共鸣。但很赞赏策展团队的精神与作品。生活公市原来是槟城最早建筑的组屋。不谈历史,这里的单位设计已让我有点咂舌。一个小厅,一个小厨房,一间厕所。听说曾经还有24人挤住在一个单位。而且男生每晚都会睡在走廊。



毕竟现场没有雇请一位解说员,所以单靠策展人的单一解说,的确无法概括由策划到所探索回来的资料。从得到的简介里才了解他们的方向是以入住方式来融入社区里,以学习和探索的心态去将自己成为公市的一部分,再倚靠时间让创作在艺术家和当地居民中发酵。这一种呈现展览的方式是我自乔治市入遗后一直所期待的。

我爱创作。在心里说了很久。但来到这里对“创作”二字却有另一番体会,“简称”大开眼界。=_=

创作如同解算数学物理难题,需要三思考量任何相关的元素,恰当应用原理概念,有了很好的approach,再“谱写“直达重点的solution。它也如同撰写文章,需要很强的架构,尽心地采集资料,和旁人讨论,更免不了花上好久的时间去进行构思。像参与艺写市迹的其中一位看不懂华文文字的艺术家,依靠进驻生活公市的时间里慢慢地从公市居民协会会所取得的捐款匾额学习简单的文字,靠着妻子和当地居民的热心协助完成简单的拼字艺术。

这才明白创作不是纯粹的一闪而过的灵感,更不是追崇扮诗神随意就可酝酿成果的那种潇洒。我想所谓的酝酿成果也应该是实际的就地取“料”,花时间做足功课再费神整理资料等那些看起来乏味的过程。肯定不简单的。

可惜现场没有受训的解说员,无法短时间概括由策划到成果出来的过程。
需靠传单上的简洁与记录才能了解更多。
入遗后,许多以维护或以古迹之名办活动、庆典的人突然大量的冒了出来。为盈利或否都好,大多都放大那些能吸引游客观光的庆典如舞狮、大旗鼓等来擦亮制作团队的名誉。但似乎找不到能够实在的把道地的元素与色彩,做到让人们去珍惜,了解其珍贵无比的价值的活动项目,(或许我少打听或参与类似的展览或表演活动)。常说乔治市得入遗,在于它不单有建筑物的美貌,而且还有依然存在的“活古迹”。常听说我们要保护独有的文化习俗手艺,但在灌输我们这群所谓“下一代”能够奏效的地方却是少之又少。有多少人会百分百主动去为了解这些活古迹而去进行考察呢?就说参观就好了,除了有心人而已。

经常听到乔治市还有百多家老字号,老手艺,但谁会自发去参观,然后坐下来和老板聊天谈往事历史?人家是开门做生意,搞不好还会赐得“搞搞震,冇帮衬”的喝骂。再敏感的说一年一度长达一个月的乔治市文化节,又有多少节目是实实在在的让道地的乔治市人来参与?越多外国及本地城市艺术团体的加入,更让它渐成了以旅游为主的项目。

艺写市迹放大了生活公市墙上H型花饰来凸显其独特的建筑设计

冒昧地说或许道地色彩的东西过于朴素,没有呈现出来的商业价值。即使以一场演说来道出上一代人的童年游戏,也渐渐觉得那是玩得有点腻的元素。(毕竟我总觉得,不必刻意强调哪代人的童年最精彩,谁说只有上一代人的童年游戏最犀利呢)

但这几位年轻艺术家却做到了我一直期待的东西。他们以乔治市某社区的故事和历史精华与艺术融合,并以展览的方式呈现。以这类的呈现性质,人自然会不顾忌的前来参观。有十足的内容,扎实的信息,即使没有霓虹灯大空调的装潢,只有无修饰的小房间,也足以让参观者震撼。这一趟,似乎都听完了每一个历经年华洗涤的陈年故事,感受及居民的生活观及对公市的感情。没想到简单到不行的展览却能让我逗留了逾两个小时。

钦佩不已。从他们身上了解到我们不应该被现实社会的价值观而拘束着自己的想法。重要的是实践远大于单想,面对挑战的勇气也不可或缺。这些我似乎都在他们身上看到了。

Search Results冇帮衬


最后策展人也不忘分享上星期开幕时的小短剧,很志趣。不论男女老少,居民们都开心参与这班年轻人的“玩闹”(以普通老一辈的观点来说),实在难得。也许是公市的地点格局,方便了左邻右舍相互交流的机会。听当地人说,时过境迁,他们也渐渐少了聚在一起的时光。想起小时候也是住在一个有大天井的组屋,以前也是有相似的画面,似乎哪家做了什么,什么动静都能知道,小孩们也经常在一起玩耍。听母亲说当时大家多是以前在乔治市的旧邻居,所以更是要好。过了几年,许多家庭都搬走了,现在偶尔回去看看,仿佛少了点生气。

不懂当时开幕典礼里,大家难得聚在一起的心情又是如何?看着熟悉的人一起演剧,分享故事的滋味有是如何?遗憾自己当时不在现场。



看着他们分享的制作过程,才知道那些作品属为新颖。有些还是上几个星期才完成的呢!展览在本月15日就结束了。爱听故事的你,不妨走进去生活公市参观,全程免费。

p/s: 希望类似的古迹文化与艺术的呈现方式可以获得参考,经过讨论与改良能有带给乔治市不一样的色彩。


*照片全取自艺写市迹面子书


(4.2.2015)